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於2005年8月1日起獲准由「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改制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與藝術學院」隨即成立,為三大學院之一,並以文化為核心,在地化的情懷傳承語文、創新藝術、關懷社會並放眼國際為發展方向,歷年來孕育了無數優秀之美術、音樂、語文與社會科學之教育工作人才,均衡提昇新竹地區的人文社會素養與藝術氣息之總體環境。
2016年11月1日,國立清華大學與原「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合校,同時新設「藝術學院」與「教育學院」,並自106學年度起正式招生。此為清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組織發展案,也使本校成為全國唯一設有「藝術學院」的頂尖大學。
「藝術學院」以培養優秀美術設計與音樂人才為宗旨的。併校時,設有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設計組、碩士班及美勞教師碩士在職專班)、音樂學系(學士班及碩士班),以培養優秀美術設計與音樂人才為宗旨,雖是本校規模最小的學院,卻活力十足。
本校是國際發展頂尖科技與專研學術並重的研究型大學,加上合校後本院豐富的藝術資源,充分具備發展「科技藝術」跨域人才培育的卓越條件。科技藝術是國際藝術趨勢中的新形式,為因應時代的趨勢及本校豐厚的資源。本院106學年度成立「院學士班」,開始招收藝術科技學士班學生,110學年度,再增設「音樂組」與「藝設跨域組」,111學年度更成立「科技藝術研究所」,並積極規劃籌設具前瞻性藝術研究的博士班,使藝術跨域的精神全方位地向前邁進。
藝術學院在107年3月14日106學年度第3次院務會議通過與確認本院發展願景、教育目標、五大發展目標。本院於112年、107年舉辦「教學單位自我評鑑」,均榮獲「一等通過」佳績。

(一)發展願景:美緻、跨域、創新、卓越。
(二)發展目標:
1. 推動博雅與美緻全人教育
2. 培養藝術頂尖人才
3. 發展科技與藝術跨域整合
4. 促進產學合作
5. 提昇國際交流
(三)教育目標
本院稟持著「美學博雅、創藝美緻」的美育精神,培養優秀的美術創作、工藝設計、音樂表演、音樂理論教育以及科技藝術跨域創作人才為宗旨,人才兼具藝術賞析與創作能力,且善盡社會責任,共同把美感、創意帶入清華生活,在清華創造音樂心靈饗宴,開創科技藝術跨域DNA,期望未來能成為台灣「藝術領航者」與「藝術跨域工作者」。


藝術與設計學系學士班分為「創作組」與「設計組」兩組;「創作組」並重藝術理論、人文素養及創作實務;「設計組」並重材質應用、數位輔助、造形設計之理論與實務,目前分為玻工、金工、木工、陶瓷、立體造形等五大教學領域。藝設系碩士班分為「理論組」與「創作組」兩組。「理論組」規劃藝術教育專業課程,並著重近(現)代藝術史、藝術史研究方法、美學、藝術治療、設計研究、視覺文化與當代藝術等課題教授;「創作組」強調創作實務與理論實踐的並重學習,打破藝術分科的教學傳統,營造交互學習的環境,除規劃創作實踐的進階性課程,亦提供藝術理論、藝術教育、藝術行政與強化人文素養的選修課程。
【音樂學系】
音樂學系於105學年度大幅度修正學士班及碩士班課程架構,推動適性分組教學與老師共教等特色課程,並完成以「主修樂器」規劃適合每位學生之選修課程表,獲得師生們熱情迴響與認同。音樂系近年逐步增加與音樂工業及產學合作所需之相關課程,如音樂治療、數位音樂在產業上的應用、跨領域表演技巧、音樂戲劇與劇場實務、電影配樂、流行/爵士音樂概論等課程,以擴展學生廣域的性向發展與競爭能力。音樂系碩士班除原有「演奏組」及「台灣音樂組」外,新設「應用音樂與音樂工程組」,期待藉由音樂教育、音樂科技、臨床醫學、電機資訊、醫學工程及醫務管理等領域之專業團隊,嘗試跨域「音樂、科技與健康」之研究、教學與產學合作,包含「音樂與健康」、「音樂與科技」及「音樂與健康科技」三大領域。
清華大學2018年成立藝術學院〝科技藝術〞跨域「學士班」。「科技藝術( Techno-Art )」是當代藝術的新形式創作也是國際藝術發展的重要趨勢,包含虛擬藝術、互動藝術、電腦動畫、電腦音樂、聲音藝術、科技性表演藝術、混合藝術、網路社群、創客藝術、仿生藝術、生物藝術、人工生命…等。在當代數位美學與數位藝術的基礎下,我們結合創新科技,如各種互動感測技術、虛擬實境、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基因工程…,把「科技」與「藝術」結合視為「未來文化學」,培養前瞻性、跨域研究與創作人才。
因應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創新科技與當代藝術結合之創作如雨後春筍。清華大學的是國內科學與科技的頂尖學府,對藝術學院發展「科技藝術」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本班師資除來自清華校內藝術學院、電資學院、工學院、生命科學院、人文社會等跨域教師外,我們也將聘進一群來自美國、歐洲與日本跨國與跨域的專業教師。也廣邀在臺灣在科技藝術創作領域最頂尖的業界團隊與藝術家加入我們的教學團隊,讓同學得到專業與多元的指導,並在共享學習、共享創意的環境裡,開創未來的產業,盡情發揮自己的潛能。
「科技藝術研究所」的定位在於實踐「科技文化」的實驗與創新,並且能兼顧人性與溫度。藝術與科技近世紀以來,雖然在各自領域有相當程度的滲透與融合,但隨著社會多元生態與價值觀的改變,再加上人們可望以創新改變經濟與生活,「科技藝術」將成為未來藝術的主流。
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的創立是融匯了「想像力」、「創造力」、「行動力」與「社會力」的垂直而連貫學習歷程,與橫向跨領域的整合,是未來大學的創新教育的核心思維。其中「藝術思維」是「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基礎;而「創新科技」是「行動力」及「社會力」的落實。
本研究所發展方向將以「虛擬藝術」與「生物科技藝術」為核心領域,讓科技與藝術兩者的發展關係是「時而緊密交融、時而獨立沈澱」,反映師生多元化發展的需求。
作為國際知名學府,本研究所將有效提供台灣,乃至國際學子接近跨領域科技藝術教育的選擇,有助於平衡台灣普遍科技藝術教育資源集中於台北的現象。秉承學校宗旨與學院特質,本研究所將致力於發展與在地社會與文化上的連結,除積極建立與數位科技相關產業之跨域交流與合作關係,也藉由國際交流等多元管道及方式,發展出具有創新特色的科技藝術研究所。